水南社区沙涌经济社:提留20%集体收益振兴乡村 释放发展新动能

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园中青砖铺路,花草相间,颜色分明;小池流水潺潺,十数尾小鱼游弋其中,方寸之间,自有天地;沥青路干净平坦,小道旁绿树成荫,鱼塘纵横交错,民居错落有致,墙绘涂鸦栩栩如生……

2023020902223937

水南社区沙涌社沙溪三巷小公园。

春节期间,久未返乡的村民卢少雯见到水南沙涌经济社的变化,不由得感叹:“记得以前这些地方多是杂草丛生的闲置地,总是担心蛇鼠出没,夏天蚊虫滋生,烦不胜烦;不少房屋破旧不堪,道路坑坑洼洼,出入也不方便。现在是出门见公园,处处是美景,居住环境比城市更加舒适。”

沙涌经济社党支部书记、副社长卢永森介绍,今年群众春节返乡,村里热闹了不少,大家都夸赞现在的人文环境越来越好。近年来,沙涌正在加快辖区建设,尤其是2022年实施提留集体经济组织可分配收益作为乡村振兴建设运维基金的做法,就像一池春水激活沙涌经济社振兴动能。

2023020902233220

沙涌公园。

村民议事凝聚共识

寻求“最大公约数”

在卢永森看来,沙涌经济社的蝶变源于去年南海区一场自上而下的基层治理模式改革。时间回到半年前,南海区出台一系列方案,紧扣“人、财、物”三大要素,科学系统谋划推进新一轮改革。其中,在探索对农村资产的深化管理方面,提出要推动集体经济组织可分配收益总额每年提留不少于20%比例作为乡村振兴建设运维基金。

2023020902243618

“公园议事坛”活动在沙涌公园开了起来。

早前,村民比较注重集体收益分红,较少顾及到经济社长远发展和辖区建设,卢永森坦言,如何说服村民凝聚共识,顺利提留和使用用于经济社发展和基层治理,成了他和同事们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为此,卢永森和同事决定聚焦村民普遍关注的环境整治、乡村建设议题,寻求长效治理的“最大公约数”,想方设法破题。

2023020902252376

“公园议事坛”活动在沙涌公园开了起来。

不久,一场由镇、村、社三级联动的“公园议事坛”活动在村中公园开了起来,活动以“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为题,邀请镇驻班领导、人大代表、经济社党支部书记和社长、退休老干部、村民代表等参与,大家面对面讨论协商,普遍支持提留20%用于乡村振兴建设运维,在来回意见“碰撞”中,也集纳出了更多如何使用运维基金的共识。

“农村工作很多时候因了解而理解,大家了解、知情,才能凝聚共识。”卢永森表示,通过村民议事,大家很快理解、支持提留20%作为乡村振兴建设运维基金的做法,“自己家园自己建自己护”的主观能动性也被大大激发。

提留收益用于建设

沙涌加快蝶变升级

由此,沙涌美村变形记加快了步伐。此前,村中多处闲置地长满杂草,被村民长期“霸占”堆放着大堆小堆的建筑余料,影响了环境,成为了沙涌经济社的“顽疾”。为了解决这个“顽疾”,卢永森与同事集体协商,决定利用提留资金将村民剩余的建筑材料按市场价格统一收购用于村内建设“四小园”,既解决了建筑材料乱堆放问题,也充分利用了闲置地美化提升了环境。

2023020902280895

党群志愿者齐齐参与人居环境提升活动。

作为经济社党支部书记,卢永森还自费将村中鱼塘周边的闲置地推平、整理,划分好条块,免费给有需要的村民种菜。卢永森高兴地告诉记者,他和同事还利用整理出来的三边五角地规划建设停车位300多个,每年为村集体增收约8万元。在经济社党员干部和支委的示范带领下,村民参与社区治理积极性大大提高。他们积极参与“四小园”建设和管护,组建亲子队伍绘涂鸦美化环境,用实际行动共建美丽家园。

2023020902285858

卢永森自费将村中鱼塘周边的闲置地推平、整理,划分好条块,免费给有需要的村民种菜。

去年9月份,水南社区对人居环境开展互评互学活动中,发现沙涌经济社存在一个卫生盲点、黑点。卢永森当场表态在10天时间内坚决完成整改,随即带头发动村民志愿者入户做群众思想工作,拆旧房和危墙,清除杂草杂物,平整土地,如期整治了该卫生黑点,社群合力推动人居环境共建共享。

2023020902294082

党群志愿者齐齐参与人居环境提升活动。

相比周边先进社,沙涌经济社集体经济收入并不高,2022年全年集体可支配收入约230万元,但该社从中提留超46万元资金用于乡村振兴建设运维,共建设了10个“四小园”、完成雨污分流管道铺设4.564公里、翻新护栏1.5公里、新建硬底化“惠民路”0.26公里、规划标准车位300多个。在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人居环境、推动乡村治理的同时,沙涌投入10万元重新规划改造村级集体物业,提高物业价值,植入文化和美学元素增设墙绘涂鸦,租金由之前每年20多万提升至50多万元,推动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以前环境差,不想出门,凑孙整天躲在家里,现在门口整了很多小公园,出门几步就有落脚的地方,我们经常聚在一起,小朋友玩耍,大人就闲聊、做运动。”几个退休的阿姨每天都聚在小公园里。

2023020902302847

村民在聚在小公园里休闲娱乐。

“新的改革要求经济社不仅要承担集体经济管理和运作的职能,更要履行环境整治、乡村建设等社会管理职能。我们运用提留资金改善环境的同时推动了经济发展,这条路是走对了。”卢永森自豪地向记者说道。

超400万建设乡村

释放振兴新动能

在水南社区党委的宣传号召和组织动员下,水南社区11个经济社均实行从集体经济组织可分配收益中提留用于乡村振兴建设运维政策,2022年村组共提留近400多万元用于乡村振兴支出,莘深经济社积极响应政策提留资金近90万元,用于提升车辆停放管理、村心公园夜景提升、“四小园”改造等;青叟经济社则提留了80多万元,用于“四小园”建设、新建停车场、改造临涌环境,各个经济社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水南社区正向以农村自有资产为乡村振兴主力、从导向上推动“群众建、群众管”的目标迈进。

2023020902325818

放眼皆景的水南社区。

放眼皆景的乡村,也让群众幸福感在家门口一点点升级。

“从短期看,村民的收益减少了,但从长期看,我们的环境更好了,产业提升了,人心凝聚了,村集体经济蛋糕做大了,村民将受益更多。”水南社区党委书记崔永成眼光已经瞄准了这步发展大棋。

2023020902341092

水南社区庄元公园。(通讯员供图)

他告诉记者,村一级掌握经济资源较少,经济社掌握农村主要“三资”,各个经济社的实践表明,提留不少于20%用于乡村振兴建设是可行的,强化了经济社责任意识,充分调动经济社积极性参与社区建设和基层治理,解决“分完吃光”、“等靠要怨”等问题,让村社权责更规范、发展更具活力、治理更有序。

文/珠江时报全媒体记者 何万里

图/珠江时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蔡声宏(署除外)

通讯员 刘莉娟 彭丹妮

https://content.foshanplus.com/newsDetails.html?newsId=753382

2023020809164699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佛山财经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scjw.com/14023.html

佛山财经新传媒,是一家致力于提供佛山本地财经资讯、高端金融数据及产业报告的全媒体平台机构。我们向希望寻求真相的读者提供可信赖的信息源,以客观、专业的视角提供佛山热点财经资讯。投稿/商务邮箱:63119918@qq.com

(0)
财经智库研究院的头像财经智库研究院官方团队
上一篇 2023-02-09 10:21
下一篇 2023-02-09 10:41

智能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微信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