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的蓝橙实验室首届重载机器人学术论坛顺利召开。论坛汇聚全国机器人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围绕重载机器人的核心技术、应用场景和未来发展展开深入探讨,为重载机器人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注入新的动力,助力整个产业链的快速发展。
未来,蓝橙实验室期待与更多合作伙伴携手共进,在产业变革的新浪潮中持续构建国家级创新高地,为国家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高端制造对重载机器人提出更加苛刻的要求
美的蓝橙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陈文杰博士
作为东道主,美的蓝橙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陈文杰博士发表《重载机器人刚度精度跨越式倍增的探索实践》主题报告。他表示,当前在国家重点行业中机器人化加工面临的重要挑战及其对重载机器人的重大需求,特别是对机器人精度和刚度的倍增需求。
而在重载机器人领域,美的库卡在行业中占有明显的市场优势,目前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41.5%。“在机器人化加工领域,美的库卡机器人目前已经成为普遍的选择,是国际一流的重要代表。”陈文杰表示,作为行业的优势企业,有着非常强的使命,我们需要去承载行业进步的使命。
在他看来,要实现精度与刚度跨越式倍增,要对机器人的部件、整机和应用场景进行全系统的建模,继而开展“机、电、控”全闭环的分析与优化。“从长期路径来看,我们还需要在部件、整机、算法跟应用工艺等多个层面进行大量的原始创新,使得我们能够更加进一步的进行跨越式的倍增。”他说。未来蓝橙实验室将在复杂曲面零部件原位制造与维护等应用场景开展验证,为国家重点行业提供有力支撑。
广东省佛山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陈新文致辞
佛山市政府副市长陈新文高度肯定了蓝橙实验室的发展。他表示,作为依托美的集团的重载机器人的全国重点实验室,自从2022年批准建设以来,蓝橙实验室肩负着推动机器人创新技术的重任。实验室聚焦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整机设计、智能控制与智能应用等关键领域,积极开展研究和探索,还设立开放课题基金,广泛吸引学界力量,共同推动重载机器人技术前沿的进步,为国家产业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这不仅是美的集团的骄傲,更是佛山科技创新的一张亮丽的名片。
论坛上,专家们围绕大模型与机器人的核心技术、应用场景和未来发展,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和创新应用,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机器人专业思想盛宴。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全重实验室副主任朱延河教授分享《工业机器人整机性能提升关键技术》主题报告;清华大学刘辛军教授发表《变革性高端制造技术与装备及其应用》主题报告;华中科技大学陶波教授分享《机器人化智能制造技术及其应用探索》主题报告;香港大学陈和平教授分享了《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机器人应用》主题报告;南方科技大学郑锋副教授发表《从多模态大模型到具身大脑的研究及应用》主题报告。
美的集团中央研究院孙年祥博士致辞
“当前世界正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时期,重载机器人作为高端制造业核心装备,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工业竞争力和战略安全。”美的中央研究院院长孙年祥博士表示,希望通过此次论坛搭建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促进“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共同攻克重载机器人的关键技术难点,为我国高端技术支柱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大模型时代下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值得期待
论坛还举行了主题为“大模型时代下的工业机器人及其应用”的高峰对话,专家们分享了各自对于行业的见解,为重载机器人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注入新的动力,助力整个产业链的快速发展。
美的蓝橙实验室首届重载机器人学术论坛高峰对话
工业机器人产业虽属于高科技领域,但其发展离不开传统产业的支持。“传统意味着中流砥柱,是产业的脊梁。”朱延河表示,大部分情况下,工业机器人并不需要大量产业工人辅助,也不需要复杂的编程。“传统并非贬义词,它代表了已被广泛认可和接受的模式,我们应在此基础上继续发扬光大。”
近年来,大语言模型迅猛发展,大幅提升了语言推理能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人类的部分语言推理工作。美的库卡CTO张晖博士认为,在现有框架体系下,大语言模型有望替代部分编程工作,使工业机器人在工业制造环境中具备自主操作和自主学习能力,其未来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然而,目前工业机器人仍被称为工业机器或工业设备,需要在特定场景下进行编程,距离真正的人工智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陈和平指出,工业机器人提升自身性能的关键在于智能化。他认为,在新时代背景下,机器人的智能化发展面临三大挑战——智能编程、智能协作以及人机如何更好地协同工作。
随着人形机器人的兴起,行业将大量精力投入其中。陈和平认为,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和应用仍与具体场景密切相关。以具身机器人为例,从本体研发角度出发,双臂机器人、双足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等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场景。他强调,这并不意味着工业机器人已经发展到顶峰,或者未来人形机器人会完全取代工业机器人,“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发生。”
郑锋则表示,具身智能的发展离不开人机交互场景,其核心是通过更高精度、更高强度的场景驱动算法来实现。传统工业机器人凭借专业知识驱动的算法,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工业机器人其实并不传统,它是为解决特定问题而生,其方法与工具也在不断更新。当机器人从机器向“人”进化时,变化的是方法,不变的是其解决问题的本质。未来,工业机器人可能会以新的形态出现,但是否为人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直在进步。
凤凰网广东佛山频道:岑龙基
通讯员:小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佛山财经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scjw.com/19390.html
佛山财经新传媒,是一家致力于提供佛山本地财经资讯、高端金融数据及产业报告的全媒体平台机构。我们向希望寻求真相的读者提供可信赖的信息源,以客观、专业的视角提供佛山热点财经资讯。投稿/商务邮箱:6311991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