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巡游:传统与现代的“破圈”对话
3月31日的11个巡游方阵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最岭南”方阵的首次全民招募模式。国潮达人、非遗传承人与普通市民同台,将现代街舞与传统醒狮、人龙舞巧妙融合。“过去非遗巡游多是专业团队参与,今年我们开放市民共创,让非遗真正‘活’在当下。”本次活动的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一创新举措不仅吸引了大量市民报名,社交媒体话题阅读量更是节节攀高。
在祖庙万福台上进行的粤剧表演中,粤剧名家李淑勤、陈韵红同台献艺,带来《琼花焕彩》《昭君出塞》等经典剧目,让戏迷们大呼过瘾。与国家级非遗顺德人龙舞一样,国家级非遗沙湾飘色同样也是时隔十余年重返巡游,其凌空造型与佛山功夫的刚柔并济形成强烈对比。带孩子观演的家长坦言道“孩子们看得目不转睛,这种直观体验比课本更震撼。”
市集经济:从“文化符号”到“消费引擎”
庙会期间,祖庙庆真楼广场的非遗市集与潮玩市集“双集联动”,展现出文化IP的商业潜力。非遗市集汇聚了佛山木版年画、佛山剪纸、佛山狮头、石湾陶塑等14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摊位。大量游客在摊位前驻足,与非遗传承人近距离接触,了解一件非遗产品的诞生。在石湾陶塑的摊位前,各类佛山元素的陶偶非常抢手,“传统技艺必须对接市场需求,我们开发了多款文创产品,销售额也比去年有所增长。”石湾陶塑非遗传承人这样说。
潮玩市集则汇聚了超20个包含非遗美食、潮玩、文创与体验的精选摊位,成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活力磁场。非遗美食摊位前人头攒动,传统双皮奶、盲公丸等佛山特色小吃香气四溢,市民游客排队体验“舌尖上的非遗”;许愿墙前,市民将写有"技艺永传"等字样的祈福笺投入"心愿键"装置;佛山古镇IP"古仔"穿梭其间,向游客传递祝福......通过一系列活动,千年祖庙蜕变为沉浸式文化秀场。
祖庙庙会是禅城“以文塑城、以文润城、以文兴城”战略的关键抓手,市民的获得感则成为政策成效的直观注脚。祖庙街道居民感慨道:“以前觉得非遗是‘老古董’,现在街坊们抢着学剪纸、练南拳,连社区活动中心都开了非遗课堂。”当巡游队伍的锣鼓声渐远,佛山祖庙庙会留给城市的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是一条以非遗为纽带、贯通传承与发展的创新路径。从巡游方阵的全民参与,到市集经济的产业链延伸,再到政策层面的系统布局,禅城正以“绣花功夫”织就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的共生图景。正如一位市民在采访中所言:“庙会看的不仅是热闹,更是我们禅城文化自信的底气。”
来源:凤凰网广东佛山频道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佛山财经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scjw.com/19474.html
佛山财经新传媒,是一家致力于提供佛山本地财经资讯、高端金融数据及产业报告的全媒体平台机构。我们向希望寻求真相的读者提供可信赖的信息源,以客观、专业的视角提供佛山热点财经资讯。投稿/商务邮箱:6311991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