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前瞻:从千年陶都到全球产业风向标,禅城陶瓷产业的“中国主场”叙事

4月18日,第42届中国(佛山)陶博会启幕在即,我们把目光投向佛山禅城。

财经网编者按——

在全球贸易壁垒高筑的2025年,关税战的阴云正笼罩着产业链上下游。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升级举措,令依赖出口的中国制造业直面成本攀升、订单分流的双重挑战。

而在佛山,这座千年陶都或将以一场行业盛会给出了回应——4月18日,第42届中国(佛山)陶博会,反而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前沿的布局,展现了陶瓷产业的韧性。展会首设的RCEP采购大会与跨境电商专区,既是对单边主义的突围,也是对全球产业链重构的主动适应;从AI智造论坛到绿色岩板首发,则宣告了技术升级与低碳转型的决心。

当关税战冲击传统出口路径时,佛山陶瓷正以“全球设计+本土智造”的双循环模式,在风暴中锚定新的增长极。这场盛会,既是中国制造突围的缩影,更是全球化不可逆转的生动注脚。更是佛山禅城区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业的会展经济,探索引领企业在当前环境下自强不息,创新突围的写照。

4月18日,第42届中国(佛山)陶博会启幕在即,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大湾区的佛山禅城,一场全球和业界都瞩目的盛会在这里即将引发关注!

财经前瞻:从千年陶都到全球产业风向标,禅城陶瓷产业的“中国主场”叙事

历史与地位:全球第四大陶瓷展的成长轨迹

中国(佛山)国际陶瓷及卫浴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佛山陶博会”)自2002年首次举办以来,已走过22年历程,累计举办41届,成为继意大利博洛尼亚展、西班牙瓦伦西亚展、美国石材展之后的全球第四大陶瓷卫浴专业展会。

其发展历程映射了中国陶瓷产业的崛起:

一是从区域展会到国际平台方面:首届展会仅6万平方米,参展企业500余家;至2024年第41届,展览面积突破50万平方米,吸引836家品牌参展,覆盖17个省份及10余个国家,累计服务全球买家超120万人次。

二是交易额持续攀升方面:第41届展会意向成交额达2.1亿元,较前两届增长超10%,彰显其作为全球采购枢纽的核心地位。

三是技术风向标作用方面:作为“中国陶瓷产业晴雨表”,陶博会始终引领行业趋势,从早期彩釉砖到岩板、智能卫浴、绿色材料,技术创新成果在此集中展示。

财经前瞻:从千年陶都到全球产业风向标,禅城陶瓷产业的“中国主场”叙事

值得关注的是,佛山陶瓷产业的历史底蕴更为其注入独特基因。自唐宋石湾窑兴起,明清“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到改革开放后引进国际生产线转型建筑陶瓷,佛山(禅城)逐步奠定“世界陶瓷之都”地位。2022年,佛山陶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967.7亿元,出口量占全国70%以上,成为全球最大的陶瓷生产、交易和出口中心。

第42届前瞻:全球化与数字化的双重赋能

2025年4月18日,第42届陶博会将以“革新”为主题,在中国陶瓷城、中国陶瓷总部、佛山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三馆联动举办,预计吸引800余家品牌参展,首发3万款新品,涵盖岩板、智能卫浴、绿色建材等全产业链。

财经前瞻:从千年陶都到全球产业风向标,禅城陶瓷产业的“中国主场”叙事

本届展会的三大创新亮点值得关注:

一是 国际化合作深化,抢滩RCEP与新兴市场

如RCEP瓷砖卫浴采购大会:联合东盟多国工商机构,组织老挝、越南、柬埔寨等采购团发布需求,推动中国企业与RCEP国家精准对接。

如俄罗斯陶卫采购节:连续第四届举办,助力佛山陶企开拓俄罗斯及东欧市场,满足其对高端设计产品的需求。

如中韩陶卫交流会:通过工厂参观与需求对接,促进技术共享与品牌合作,强化亚洲产业链协同。


二是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提速

如AI技术赋能产业生态:展会特设“重构·智启——AI时代陶业新生态”论坛,探讨智能制造、个性化定制等前沿议题,推动陶瓷生产从传统制造向智慧工厂跃迁。

如双线融合模式升级:线上陶博会小程序将云集200+品牌、10000+新品,并引入AI导览、虚拟展厅等功能,打破时空限制,提升采购效率。

三是设计驱动与跨界融合

如设计师之夜与优选产品评选:联合全球设计师资源,搭建“全案设计×陶卫新势力”平台,推动产品美学与功能创新。

如文旅与城市更新联动:举办“民宿文旅产业峰会”与“城市更新论坛”,探索陶瓷在文旅地产、旧城改造中的新场景应用等等,都值得关注。

财经前瞻:从千年陶都到全球产业风向标,禅城陶瓷产业的“中国主场”叙事

禅城产业生命力:从制造高地到文化IP

作为佛山陶瓷核心承载区,禅城区以陶博会为支点,持续激活产业动能:

一是产业链集聚优势,禅城汇聚了东鹏、新明珠等头部企业,形成从原料供应、装备制造到品牌营销的完整链条。2024年数据显示,禅城陶瓷企业数量占佛山全市60%以上,年产值超600亿元,带动就业超10万人。

二是绿色转型与品牌升级,面对环保压力与产能过剩挑战,禅城企业加大绿色技术投入,如引入德国抛光生产线、开发低碳岩板,并通过“中国陶瓷品牌成长计划”培育高端品牌,提升附加值。

三是文化赋能与全球传播,如美陶湾战略,禅城打造“美陶湾文化创意集聚区”,推动陶瓷艺术与IP运营结合,如《陶瓷的活化石》纪录片海外投放,强化文化输出。如产学研融合,与广州美院共建“陶瓷产学设计孵化基地”,推动年轻设计师与产业对接,孵化创新产品。

财经前瞻:从千年陶都到全球产业风向标,禅城陶瓷产业的“中国主场”叙事


挑战与未来:竞合思维下的产业跃迁

尽管佛山陶瓷稳居全球龙头,但财经网也发现,一些隐忧仍存:比如,同质化竞争与产能过剩,建筑陶瓷领域产品趋同,价格战压缩利润空间,亟需通过设计创新与细分市场突破。如国际贸易壁垒,反倾销调查与碳关税压力倒逼企业加速绿色认证与品牌国际化。

财经前瞻:从千年陶都到全球产业风向标,禅城陶瓷产业的“中国主场”叙事

对此,禅城提出“竞合发展”路径:对内整合潭洲陶瓷展与陶博会资源,对外深化与意大利、西班牙的技术合作,构建“全球研发+佛山智造”生态。

第42届陶博会不仅是产品展销平台,更是一场关于中国陶瓷产业未来的话语权争夺战。从千年窑火到AI智造,从禅城一域到RCEP蓝海,佛山正以“革新·共生”为核,书写全球陶瓷产业的新范式。而其生命力,正源于历史积淀、产业韧性与文化自信的共振。

来源:凤凰网广东佛山 财经观察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佛山财经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scjw.com/19590.html

佛山财经新传媒,是一家致力于提供佛山本地财经资讯、高端金融数据及产业报告的全媒体平台机构。我们向希望寻求真相的读者提供可信赖的信息源,以客观、专业的视角提供佛山热点财经资讯。投稿/商务邮箱:63119918@qq.com

(18)
上一篇 2025-04-10 11:13
下一篇 2025-04-10 20:50

智能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微信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