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教育部下发文件,对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学科类和非学科类范围进行了明确。这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后又一份重要文件。“坊间”一直关注的学科类和非学科类培训如何区分的问题,终于有了明晰的答案。
两种类型的培训纳入学科类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学科类和非学科类范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学科类培训有两种:
一是根据国家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的规定,在开展校外培训时,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物理、化学、生物共9个学科按照学科类进行管理。
二是涉对及以上学科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进行的校外培训,均列入学科类进行管理。
第一种类型容易理解,机构开设这9门课程,都是对应学校课程相应设立的,“提分”的功利性清晰,是机构的“热门”课程,也是“最来钱”的课程,归为学科类不容置疑。
第二种类型则把机构企图“易容整形”开展学科类培训想法彻底堵死了。你想用“夏令营”“冬令营”等方式暗度陈仓,进行学科培训?没门!让数学老师带你搞体育活动,顺便“教下”数学,偷换概念,也行不通。
这些“学科”的培训不属学科类
有“堵”就有“疏”。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中,体育(或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信息技术教育等均属于学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为综合课程。
根据《通知》,体育(或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学科,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等按照非学科类进行管理。
学科类培训受那些限制?
这个划分为什么受到高度关注?主要是《意见》给学科类校外培训制定了“五条限制”。
一、坚持从严审批机构。《意见》要求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对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改为审批制。
二、严禁资本化运作。《意见》要求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学科类培训机构资产。已违规的,要进行清理整治。
三、建立培训内容备案与监督制度。《意见》要求严禁超标超前培训,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从事学科类培训,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依法依规坚决查处超范围培训、培训质量良莠不齐、内容低俗违法、盗版侵权等突出问题。教育部也将出台《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材料管理办法》,对培训材料管理提出要求。
四、严控学科类培训机构开班时间。《意见》要求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五、学科类收费纳入政府指导价。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后,对其收费纳入政府指导价管理,由各地政府科学合理确定计价办法,明确收费标准,坚决遏制过高收费和过度逐利行为。通过第三方托管、风险储备金等方式,对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进行风险管控,加强对培训领域贷款的监管,有效预防“退费难”、“卷钱跑路”等问题发生。
“双减”开场哨响,培训机构将向何往?
“双减”的文件出台后,部分机构或多或少存在一点幻想,随着《通知》出台,一位教培从业者说,“双减”意味着行业将进行新形态的竞赛,现在正式开赛的哨声已经吹响了。
“今年秋季学期开学前,‘双减’各项措施将全面落地。”他预测。
“双减”越来越近,校外培训机构将发生哪些变化?又将向哪个方向突围?综合看来,机构将出现“三转”,培训行业的形态将发生深刻变化。
一是机构转型。根据《意见》,学科类培训机构将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对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改为审批制。这意味着,学科类培训机构的盈利将不得用于分红,投资学科类培训机构以逐利,将几无可能。同时,相关部门将对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重新审核登记,逐步大大压减,解决过多过滥问题;存在不符合资质、管理混乱、借机敛财、虚假宣传、与学校勾连牟利等严重问题的机构将受到严肃查处。重重制约下,机构投资者要有收益,必须将机构转型为非学科类,从而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二是赛道转换。根据教育部相关数据,目前全国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数量十分巨大,已基本与学校数量持平,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如果任其发展,将形成国家教育体系之外的另一个教育体系,不仅增加学生课外负担和家长经济负担,还会扰乱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本次类型划分后,机构要么退出教育行业,要么“转战”教育其他战场:或者大力开展非学科类培训;或者调整业务,从事其他教育服务;或者化整为零,以非盈利方式继续深耕学科类培训。
可以说留下来的,竞争的主战场将不再是熟悉的天地,大家将在新的赛道上进行比赛了。
三是发展转轨。显而易见,机构发展方式将从资本运作向苦练内功变化。近年来,教培行业被资本裹挟状况严重。随着大量资本涌入培训行业,“烧钱”大战此起彼伏,广告铺天盖地,对全社会进行“狂轰滥炸”式营销,各种贩卖焦虑式的过度宣传屡见不鲜。在新的赛道上,以往的
资本运作方式将失灵。非学科类培训相对个性化,机构的师资质量、课程研发实力将成为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机构必须投入比以往更多的资源,聘请高素质的教师,开发更优质的课程,进行更有效的业务调整——这些,将直接、间接作用到学生身上,让学生更收益。
潮流滔滔,奔流到海。顺之而行,直达五洋。
“双减”是一场深刻改变教育生态的攻坚战。最终的获利者,将是家长、学生,将是我们民族。对教培行业而言,未免不是新的机遇。特别是对真正搞教育的、真正有实力的机构和从业者,将会是新的机遇。
教育的播种是从秋季开始的。且看八月,静待花开。
来源:微言教育
采编:子昭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佛山财经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scjw.com/5641.html
佛山财经新传媒,是一家致力于提供佛山本地财经资讯、高端金融数据及产业报告的全媒体平台机构。我们向希望寻求真相的读者提供可信赖的信息源,以客观、专业的视角提供佛山热点财经资讯。投稿/商务邮箱:63119918@qq.com